人们在没有计算机的帮助下是如何计算根号 3?
看了一圈,居然没有人提到这样一个方法. 那就由我来讲讲吧. (真的是很巧妙的一个方法.)
首先,我们知道

,于是我们就有

对上述不等式进行平方,可得

即

即

这表示

比

小,且将

作为

的近似值时,误差不超过

. 当然,这个结论就算不这样折腾一番你也能够轻松得到(毕竟

而

嘛),但别急,我们还没完.
对上述不等式再平方,有

即

即

这说明

比

大,且如果用

作为

的近似值,误差小于

.
将不等式

再平方,即有

即

这说明

,且误差小于

.
到了这里你应该已经能够看出一些端倪了. 如果还想知道

的更加精确的近似值,那么可以继续对不等式进行平方. 这里我们再演示一次:对

进行平方,有

即

这说明

且误差小于 250 万分之一,这已经是

的相当好的近似值了. 当然,如果你有兴趣,还可以把这种工作继续进行下去,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近似值了.
实际上,上述方法对于求任何正数

的算术平方根

都是适用的. 具体说来,任取正数

,并设已知其与

的差距不超过(正数)

,即

两端平方,可得

整理可得

可以看到,当

(即

,或

)时,

是比

更好的关于

的近似值,且误差小于

. 此时,将

作为

再次进行上述操作,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关于

的近似值. 可以证明,将这样的操作无限进行下去,所得关于

的近似值可以任意精确并无限接近于

的准确值.
更细致的描述如下. 设

是任意正数,其与

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

. 那么,由

可得

记

,

,上式就可以写为

对上述不等式进行同样的操作,以

和

代入前面的

和

,并将所得到的新的

和

记作

和

. 再继续对新的不等式操作,可得

和

,乃至

和

(

). 可以看到,有递推关系


它们满足

可以证明,当

时,所得到的一列数

将越来越接近

,该数列的极限也正是

. 故可使用

作为

的近似值.
更广泛地说,这其实可以认为是不动点迭代法,但由于我还不太熟,就不方便进行适用于任意情况的推广了.
有些地方可能有问题,如果有,可以评论指正. 看来我的数学水平还不够,sigh~
过了一晚上再来看,OMG,居然就这么多赞了?!我还真没预料到,哈哈,真是开心☺️
忘了说了,上面的这些方法是我在一本叫做《从根号 2 谈起》的数学科普书上了解到的. 这本书挺不错的,推荐阅读!
【2022 年 7 月 29 日 22 点 53 分】
修正了笔误“

”(好家伙都过了两个半月了才更正,我真是懒到家了).
[新春采购季]阿里云 服务器2核2G 61元起/年 点这里优惠购买
[新春采购季]腾讯云 云服务器2核2G 61起/年 点这里优惠购买
感谢您的来访,获取更多精彩文章请Ctrl+D收藏本站。
版权声明:本文依据知识共享署名4.0国际许可协议(BY-NC-SA)进行授权。
文章标题:人们在没有计算机的帮助下是如何计算根号 3?
文章链接:https://app.qiip.cc/1462.html
本文为【软件乐园】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。
免责声明:根据我国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》第十七条的规定,为了学习和研究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,通过安装、显示、传输或者存储软件等方式使用软件的,可以不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,不向其支付报酬。本网站特此声明,所有内容资源均来源于网络,仅供用户进行交流、学习与研究之用,若涉及侵权问题,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。版权归属原版权方所有,本网站不承担任何版权争议。用户下载后,不得将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,并需在24小时内删除。否则,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用户自行承担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