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人类没有进化出断肢重生的能力?
有的。
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时,一开始我们和蝾螈一样,拥有断指再生的完全能力[1]。
当然,用不上就是了。
出生后的婴儿时期,通常也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[2][3]。不过,只有指尖很小的一部分可以,通常需要不伤害到甲床。
少部分成年后还具有一定这样的能力。
「图片预警」
- 成年人指尖断裂再生过程:
- 儿童断指再生:
可以看出,儿童的断指再生能力,明显比成年人更强。
世界上没有哪一种生物,没有再生能力。
区别在于再生能力的强弱。
人类的再生能力,限于皮肤、黏膜、肝脏、指尖、体液相关系统等等。和演化树更加基干的一些动物相比,这种再生能力,的确太拉胯了,聊胜于无。
壁虎可以再生出阉割版的尾巴。
蝾螈不仅可以再生尾、爪、四肢、眼睛,损伤的大脑也能再生[4]。
- 损伤的蝾螈脑可能诱导神经干细胞逆转化,从而回到年轻状态,启动再生过程。
斑马鱼同样再生能力强大,无论鱼鳍、心脏、脊髓,还是肠道等重要器官,都具有再生能力。
一般来说,比起哺乳动物,两栖动物和鱼类具有更强的器官再生能力。
断指再生,一般是这样的过程[5][6]:
发生断肢损伤后,伤口表皮会迅速覆盖断肢表面,随后间充质细胞去分化形成干性更强的芽基。芽基细胞具有位置记忆,可以不断向外完成断肢的再生修复。
这个过程一般由多个 hox 基因(同源异形基因,通常多组决定肢体的分化和发育)一起调控。
至于演化支更加基干的动物,再生能力会更强。
除此之外……
深缘海天牛可自我斩首和再生。
摩尔根把一条 2cm 的涡虫,被切成 279 块后(约 10000 个细胞),一周后得到的 279 条完成活体。
纽虫可以被切成二十万分之一[7]。
而比水螅更加基干的动物,干细胞部分通常认为再生能力的限制非常低。例如,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海绵,能做到碎末再生。
从门或者纲的大分类来说,动物基本上复合再生能力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。
同一个门或者纲内,则可能表现出比较大的再生差异。
这样的再生差异,体现出演化上的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」。
最早的多细胞动物基本上都是一些干细胞团,它们是十分脆弱的。
面对环境中的化学危害、紫外线危害、机械应力危害,自然而然有两条路摆在它们的面前。
1、要么不对抗危害,不断用干细胞修复,只要修复的速度快于损伤,就能继续生存。
2、要么分化干细胞,发展成具有各种功能的细胞,例如发展出表皮隔断外部化学危害,发展出黑色素细胞抵抗紫外线,发现出外骨骼、鳞片降低机械应力损伤。
如果我们把再生能力给个 0~100 分,0 分和 100 分的动物基本上没有,都在这个区间内,只不过分数有高有低。
是什么力量决定了不同动物再生能力的高低?
答案是——
- 繁殖。
这或许是很多人都不想到的答案。
任何理论永生的个体,都可能因为意外而死亡。只有通过繁殖,基因才能不断存续下去。
对于一个有生存个体上限的环境来说,亲代和子代其实是竞争关系。对于分化越高的动物来说,当环境变化时,基因保守的亲代是竞争不过具有基因多样性的子代的。
这就会造成亲代死亡,留下子代继续繁衍生息。
水螅的繁殖正是这样的过程。
环境优渥时,它们进行出芽繁殖,当环境恶劣时,它们进行有性繁殖,从而渡过干旱或严寒。
- 所以,水螅虽然是一种理论上永生的动物,但并不能真正永生。
处于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之间的水螅,其实很好地预示了,具有更高分化的动物,为什么大多失去了无性繁殖,最终都只保留了有性繁殖。
- 值得注意的是,孤雌繁殖并不是无性繁殖。
比水螅具有更高分化的动物,不仅细胞干性的逆转成本更高,也意味着个体更加难以适应恶劣的环境变化(高分化的动物,对适应的环境往往具有性状特化现象)。
演化压力,自然给到了有性繁殖。
即便一开始它们是完全再生的,然而当资源有限时,牺牲个体再生能力把资源分配到有性繁殖的分支,会因为表现出更强种群优势,而得到繁衍生息的机会。
经过长期演化,随着动物分化程度越来越高,繁殖策略不断更新,个体再生能力自然而然变得更弱。个体再生能力变差之后,体现出来的便是衰老。
当然,种内竞争也促使着这个过程的发生发展。
当亲代生下第一批子代,这些年轻、健康、强壮、繁殖能力强的子代,不仅和亲代是竞争关系和第二批、第三批子代也是竞争关系。
当然,竞争关系的强弱,取决于内部资源的大小。
然而随着每一次种群瓶颈的到来,竞争关系都会白热化。
对于衰老程度足够高的亲代,不仅它们自身竞争不过年轻的后代,繁殖能力下滑后产生的新后代竞争能力也会更低。
在不断淘汰的过程中,演化压力会促使种群朝着成本更低的方向发展:
衰老的亲代不仅不会高成本的逆转干细胞,还会丧失繁殖能力,繁殖能力丧失后还会加速衰老和死亡。大多数昆虫正是这种状态的极端表现,交配 / 繁殖后即尘归尘、土归土。
虽然大多数脊椎动物表现会好一些,但繁殖能力丧失后,往往都会快速衰老和死亡。人类同样具有这样的规律(尤其是女性)。
人类衰老后之所以还有长达 1/3 的寿命,则可能源于隔代照顾和知识传承的演化压力。
- 见“祖母假说”[8]。
正是因为子代竞争,高分化的动物才没有保留或发展出高再生能力,反而保持甚至促进衰老和死亡的发生。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一个人的生、老、病、死的本源动力,都是来源于数亿年演化压力,对基因一代代的不断雕刻。
[新春采购季]阿里云 服务器2核2G 61元起/年 点这里优惠购买
[新春采购季]腾讯云 云服务器2核2G 61起/年 点这里优惠购买
感谢您的来访,获取更多精彩文章请Ctrl+D收藏本站。
本文为【软件乐园】原创文章
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:https://app.qiip.cc/archives/8680
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删除处理。
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
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,如发现链接失效,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更新。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