恐龙时代有「萤火虫」吗?它们也会发光吗?
有。
在缅甸的一块琥珀里发现了大约 1 亿年前(白垩纪)的一只雄性萤火虫,有明显的发光器结构。


对比一下现代萤火虫,左雄右雌,腹部白色的是发光器:

窗萤雄虫发光器发光:

这个化石证据可以证明一亿年前已经有可以发光的萤火了,至于发的光是什么样的,比如什么颜色、亮度、以某种频率还是持续发光,它就不能提供了。
颜色方面,是可以根据现存物种分析的。萤火虫发的光的颜色是荧光素酶决定的,基于其演变的规律,可以推断祖先分子的序列(祖先序列重建)与其产生的性状(祖先性状重建)[1]。

根据现存物种的分子序列可以推断出各种结点出现的年代。
上面琥珀里那只萤火虫所在的时间范围内荧光素酶 Canth 比现在成虫的光颜色偏黄。(图片有色差,看见的颜色和这篇论文里照片的颜色、其他照片里的颜色有差异)
发光活性(luminescence activity)比现在差一些。


至于发光频率则很难研究了,不过可以从发光的作用反过来推断。
自然界中,可以发光的昆虫不止萤火虫一种,
比如一些叩头虫也会发光

很多昆虫的幼虫也会发光,除了一些萤火虫、叩头虫的幼虫会发光,其他著名的比如发光蕈蚊的幼虫

当然,抛开昆虫之外,能发光的生物还有很多

(铁道虫是英语的直译,指雌光萤)
他们发光的原因很多,有
- 警告,提示自己有毒(虽然可能没有)
- 诱捕,吸引趋光的生物供自己捕食
- 求偶
比如一些萤火虫雄成虫会按照一定频率闪烁发光,而雌成虫持续发光,这样就能区分不同物种(闪烁频率不同)、不同性别(闪烁与持续发光)的萤火虫。
幼虫和蛹持续发光,显然不是为了交配,而是警告的信号,他们身体里通常含有毒素(萤火虫幼虫捕食的蜗牛 / 螺、蚯蚓,应该不能用发光吸引,所以应该也不是为了捕食)。
早期的萤火虫,卵、幼虫、蛹、成虫的发光可能都有警告的含义在,而上述琥珀里那只萤火虫发光器的位置与现在萤火虫相似,暗示可能已经具有求偶的用途了(论文说的,我没感觉出来)。
[新春采购季]阿里云 服务器2核2G 61元起/年 点这里优惠购买
[新春采购季]腾讯云 云服务器2核2G 61起/年 点这里优惠购买
感谢您的来访,获取更多精彩文章请Ctrl+D收藏本站。

本文为【软件乐园】原创文章
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:https://app.qiip.cc/896.html
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删除处理。
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
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,如发现链接失效,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更新。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