骑自行车上坡为什么比推着更累?

忽然发现这其实是个好问题,先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解答一下吧

骑自行车上坡为什么比推着更累?

这是用 Opensim 模拟的行走时下肢以及部分核心肌群协同的动画

一个被我们忽略的事实:人类经过长时间的进化,行走时的生物力学效率是极高的。无论是骨骼结构,还是肌肉协同,行走这一动作模式是刻在基因里的;任何其他后天习得的动作,生物力学效率都无法和行走相比

骑车和走路对比,从能量利用效率来看(能量利用效率=对外输出机械功 /,

骑自行车上坡为什么比推着更累?

),我在下面两篇文献中发现,普通人群行走的能量效率大概是 25%~30%; 而骑行的能量利用效率仅为 20%左右。

Gaesser Glenn, Tucker Wesley, Cycling Efficiency and Energy Cost of Walking in Young and Older Adults[J],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, 00789.2017
Jabbour Georges, Iancu Horia, High-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improves performance in young and older individuals by increasing mechanical efficiency[J], Physiological Reports, 10.14814

之所以平时觉得骑车比走路快、轻松,是因为自行车在平整路面时,可以靠轮子的滚动,在不做功的情况下滑行。而一旦自行车的”滑行优势“消失,例如在崎岖山地路面、陡坡,骑车就不如走路省力了

今年过年期间,我和几个朋友一起骑(推)山地车穿越贡嘎环线,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。特别是在高海拔山地环境下,哪怕是 10%~15%的坡度(高山草甸路况),我们可能骑上几分钟就精疲力竭(我们都是有着近 10 年训练经验的自行车运动员,骑车效率可比普通人高多了);而推车的话,我们可以推上一个小时再停下来休息,而且骑车和推车速度也差不多。

骑自行车上坡为什么比推着更累?
骑自行车上坡为什么比推着更累?
骑自行车上坡为什么比推着更累?

大概就是这样的路况,高海拔情况下,骑车远比推车费力。更别提有些时候路况是下面这样的:

骑自行车上坡为什么比推着更累?

此外,在专业、职业自行车运动员的训练中,很重要的一个训练内容就是用大齿比在陡坡上进行坐踩训练。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有效加强下肢的专项力量,并且运用大力量骑行,可以强化下肢踩踏动作的发力模式、增强下肢肌群协同,从而提高骑行的踩踏效率

对于我们进行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,铺装路面的陡坡骑行要比一般人轻松多了,也比较容易控制。哪怕是坡度接近 40%的陡坡,我们都可以轻松骑上去

骑自行车上坡为什么比推着更累?
骑自行车上坡为什么比推着更累?

但是,能骑上去不意味着这很轻松······给大家做个简单计算吧,能维持自行车不倒的最小速度和步行速度相近,大约为 1m/s,如果是 40%的坡度,人和车重量按 70kg 计算,这个坡度差不多是我用标准盘能上的极限(齿比 39:28=1.39)

这种情况下的输出功率大约为

骑自行车上坡为什么比推着更累?

w

这时候踩踏的力量大概为多大呢?已知曲柄长度 L=170mm,轮径 700C

计算出轮子转动角速度:

骑自行车上坡为什么比推着更累?

由下面的公式计算出曲柄转动角速度:

骑自行车上坡为什么比推着更累?

骑自行车上坡为什么比推着更累?

踩踏扭矩:

骑自行车上坡为什么比推着更累?

对应的需要的踩踏力量:

骑自行车上坡为什么比推着更累?

40%的坡度,健康成年人走上去不成问题。但是想要骑车上去,至少需要 803N 的踩踏力量,这个踩踏力量还是一个周期的平均值,并且需要很好的踩踏动作去发力输出才有可能骑上这样的陡坡。

我在自行车运动员里力量水平算是非常好的,65kg 体重,深蹲 160kg,硬拉 180kg,引体向上可以轻松拉 30 个,有了这样的力量储备,所以我爬陡坡的能力比其他人好很多。就算是这样,20%陡坡连续骑 1km/30%陡坡 500m/40%陡坡 200m,差不多也是我的极限了

结论

徒步上陡坡:健康成年人,有腿就行,可以持续走

骑车上陡坡:专项力量水平极强的专业运动员,有着优秀的发力模式,并且陡坡长度不能太长

[新春采购季]京东云 服务器2核2G 51元起/年 点这里优惠购买
[新春采购季]阿里云 服务器2核2G 61元起/年 点这里优惠购买
[新春采购季]腾讯云 云服务器2核2G 61起/年 点这里优惠购买
感谢您的来访,获取更多精彩文章请Ctrl+D收藏本站。
更多精彩文章,请收藏本站
本文为【软件乐园】原创文章
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:https://app.qiip.cc/442.html
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删除处理。
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
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,如发现链接失效,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更新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